客畅网4月30日讯,国产C919客机获取欧洲适航许可的进程引发关注。欧洲航空监管机构负责人近期披露了项目进展预期。
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执行理事Florian Guillermet在记者会上明确回应称,无法满足中国商飞原定的2025年取证目标,整个审查流程预计将持续三至六年。该机构四年前启动技术协作,当前正在开展飞机系统验证、部件检测及试飞评估等系列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EASA与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适航认证被视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Guillermet特别说明,中国商飞目前尚未向FAA提交认证申请。
作为我国首款完全自主研制的干线客机,C919采用国际先进适航标准,配置158-192个座位,最大航程可达5555公里。其研发历程可追溯至2015年11月完成总装下线,2017年实现首飞突破,2022年相继取得国内适航认证并交付首架量产机,2023年5月正式投入商业航线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