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中国重工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已经连续9年都没有盈利了。时隔三年后,南北船各自旗下的船舶总装平台:中国船舶(600150)、中国重工(601989),也要牵手了。截至2024年6月末,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的总资产分别为1743.42亿和2019.74亿,两者资产合计已超3762亿。
月3日,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分别发布了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公告显示,中国船舶拟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综上来看,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牵手,做大是必然的,但能不能在盈利上做强,还得保持谨慎态度。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手持订单与新承接订单的交船排期都已至2028年。不过,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虽然已经扣非连亏多年,但在2024年上半年,却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盈利。
1、中华丈夫
中国重工则是海军装备的主要供应商,军品业务包括航空母舰、潜艇、大中小型水面战斗舰艇、大型两栖攻击舰、军辅船等。年10月底,俗称南北船的中船工业集团、中船重工集团合并落幕(完成工商变更登记)。这对于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本就脆弱的盈利能力,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净利率分别为4.06%、2.44%。
2、中华香烟
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船舶累计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22艘/2362.18万载重吨/1996.39亿元;修船订单98艘/11.61亿元,海工装备合同订单金额16.36亿元,应用产业合同订单金额13.07亿元。按以上两组数据计算,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手持船舶订单合计超500艘/5000万载重吨,约占我国30%,全球17%(截至6月底,我国、全球手持船舶订单分别为1.7亿、3.17亿载重吨)。
3、中华烟
庞大的手持订单量,为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接下来几年的业绩,提供了确定性较强的保障。根据中国重工半年报披露,上半年,公司新接订单量按载重吨计同比增长230.6%,其中绿色船型占比超60%。而如果拉出历史数据来看,就会发现,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虽然表面风光无限,但实际盈利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