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畅网4月30日消息,微信刷掌支付服务首次进军海外市场,首站落户新加坡。
自5月1日起,游客前往圣淘沙名胜世界即可体验刷掌支付功能,该服务覆盖水上探险乐园及八大消费场景。
从购买饮品到景区门票,全程无需携带任何实体物品,真正实现「空手出行,一掌通行」。
用户在当地开通该功能并完成「PalmDa小程序」注册后,不仅能享受快捷支付,还可领取专属汇率优惠券及限定版微信红包封面。
在移动支付普及十余年的背景下,我国已基本形成无现金社会格局,智能终端支付已成为大众生活标配。
鉴于二维码技术长期面临安全性质疑,两大支付平台近年来持续探索更安全的验证方式。
在支付技术革新赛道上,微信着力推进掌纹识别方案,支付宝则重点发展近场通信技术。
微信的刷掌支付自2022年10月首发以来,虽比支付宝的NFC方案早推出逾一年,但市场渗透速度明显落后。
支付宝采用的「碰一下」技术本质为NFC近场支付,与苹果公司的无感支付方案技术同源。这项诞生于2003年的技术已形成成熟用户习惯。
数据显示,支付宝NFC支付上线321天即突破1亿用户大关,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接受度。
尽管刷掌支付具备非接触式操作的便利性,但其核心痛点在于生物信息采集门槛——用户需预先录入掌纹信息,相关数据将存储于本地设备,这一机制引发了部分用户对隐私安全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