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畅网4月30日讯,禾赛科技官方披露重要动态,4月2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颁布了由禾赛科技主导编制的《车载激光雷达国家标准GB/T 45500-2025》,该企业作为核心起草单位全面主持了标准制定工作。
这项技术规范终结了国内车载激光雷达领域长期缺乏统一技术规范的现状,同时为后续国际标准化工作构建了关键支撑体系。
该事件成为我国智能驾驶感知技术规范化进程中的重要分水岭。
作为我国首个车载激光雷达国家级技术规范,该项目自2021年启动前期研究,2023年3月正式获得立项审批。在历时36个月的研制周期中,禾赛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五十余家头部企业,系统性确立了车载激光雷达的关键性能参数、环境适应能力验证方案及检测方法论,构建起具有广泛共识的技术评价体系。
在智能网联汽车迅猛发展的驱动下,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正经历指数级增长。权威机构Yole Group发布的最新调研显示,2024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激增至8.61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60%。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中国汽车市场激光雷达年装车量已突破150万套,在高端新能源车型(售价15万元以上)中的渗透率已达四分之一,预计2025年装机总量将实现倍增达到300万套。
作为自动驾驶系统的核心感知器件,激光雷达的可靠性验证体系直接关乎行车安全。由于过往行业标准缺失,不同厂商的技术评价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产品性能难以横向对比,这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实际应用埋下安全隐患。建立统一的技术基准已成为全产业链的迫切需求。
新颁布的技术规范构建了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从探测性能维度明确了测距能力、精度指标、抗干扰特性等核心参数,在环境适应性方面规定了电气特性、机械强度、防护等级及电磁兼容等关键指标,并配套了完整的检测验证流程,全面保障设备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表现。
该标准的推行不仅为设备制造商划定了明确的技术准入门槛,更为整车企业选型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通过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尺,推动产业链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发展,最终实现产业升级与消费体验的双重提升。
随着国家标准的正式落地,我国激光雷达产业正式迈入标准化发展新纪元。禾赛科技表示将持续深度参与全球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引导行业建立良性发展生态,为智能驾驶技术创新构筑更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