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畅网4月30日讯,华为终端部门负责人余承东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一段技术解析视频,演示搭载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车辆在无视觉传感器情况下,如何实现障碍物识别及规避操作。
值得关注的是,余承东在本次视频解说中全程使用"智能辅助驾驶"规范表述,相较此前惯用的简称"智驾",此次措辞明显更为严谨。
行业动态显示,国家工信部相关司局四月中旬召集汽车生产企业代表召开专项会议,重点研讨智能网联产品准入及软件升级监管机制。
来自全国主要车企的六十余位高层管理人员参与此次工作会议。
会议明确要求各生产主体须严格执行《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管理通知》,全面完成驾驶辅助系统多场景测试,明确定义系统能力范围与安全响应机制,规范产品宣传表述,完善用户告知流程,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智能网联产品安全性能达标。
交管研究机构通过官方平台发布警示文章,强调现阶段市售车辆搭载的均为L2级辅助系统,提醒消费者注意区分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本质差异,谨防企业过度包装技术能力。
文中援引《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明确指出若车企在推广过程中对辅助驾驶功能存在虚标等级(如将L2包装为自动驾驶),市场监督机构可依据法规处以广告费五至十倍罚款,情节严重者可吊销经营许可。
若因不当宣传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相关责任人或将面临两年以下刑事处罚。根据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驾驶员始终承担车辆行驶安全主体责任。
专家特别强调,当前国内道路环境下,所有在售车型仍处于辅助驾驶阶段,驾驶人必须全程保持对车辆控制。若系统运行期间出现脱手驾驶或视线脱离路况等危险行为,交管部门将依据法规对驾驶人处以扣分罚款等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