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畅网4月27日讯,工信部于16日正式发文规范车企自动驾驶技术宣传标准,强调汽车制造商需严格落实四方面要求:
具体规范涵盖:1)全面实施多场景驾驶辅助测试;2)清晰界定系统运行范围及安全处置机制;3)杜绝误导性商业宣传并完善用户告知体系;4)强化全产业链质量管控,确保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性能达标。
值得关注的是,由华为汽车科技、中汽协牵头,联合广汽、上汽、江淮、奥迪中国、东风猛士、岚图、深蓝、北汽新能源、阿维塔、赛力斯、奇瑞等11家主流车企,正式签署智能驾驶安全发展联合声明。
该声明提炼出十六字行业准则:技术筑基、宣传合规、体验至上、规范统一。
其中"宣传合规"条款引发热议,声明特别指出"所有参与方承诺客观展示产品性能,准确标注智能驾驶系统的应用场景与功能限制,确保消费者全面掌握车辆实际表现"。
作为配套措施,华为拟联合各品牌创建"智能驾驶安全实训计划",通过虚拟场景演练、动态风险预警等创新形式,强化用户对辅助驾驶系统操作规范及使用边界的认知。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近期推出的L3级高速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引发行业关注。华为智能汽车业务负责人靳玉志强调:"从L2辅助驾驶向L3有条件自动驾驶升级是必然趋势,但必须明确L3系统仍需驾驶员保持注意力,随时准备接管控制权。"
公安部交管局重申现行法规:在现有交通法规框架下,所有市售车型仍属于L2辅助驾驶范畴,仅能提供有限驾驶辅助功能。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驾驶员使用辅助驾驶时仍需全程监控路况并做好应急准备。若系统运行期间出现双手脱离方向盘或视线偏移等危险行为,交管部门将根据法规第九十条判定为危险驾驶,依法进行罚款及扣分处理。
因上述行为导致交通事故的,驾驶人须承担主要民事赔偿责任;若引发重大伤亡事故,还将面临刑事追责风险。